王志怡:记忆中的宁夏京剧

来源:

《宁夏文艺家》

   

刊发时间:

2020-11-16

   

作者:

刘旭卓

名家档案:王志怡,女,1936年生,北京人。京剧旦角,国家一级演员,师从京剧艺术表演大师梅兰芳。1958年,为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艺术建设,随中国京剧院四团来到银川,演出足迹踏遍宁夏大地,1989年在宁夏京剧团退休。主要表演曲目有《霸王别姬》《凤还巢》《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等。退休后,继续从事戏曲教学方面的工作。1994年,受聘为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1995年荣获北京市中老年汇演获牡丹奖一等奖;1998年5月应邀赴加拿大教学。目前84岁高龄,依然坚守在教学一线,培养了大批优秀青年演员,是宁夏两届艺术高研班的导师,为弘扬传统文化、宣传宁夏作出了突出贡献。

王志怡近照

引子

我还记得1958年第一次来银川的情景。下了火车,没有站台,我们就将行李从土坡上滚下去,然后人顺着滑下来。当时的条件很艰苦,但我从来没后悔来这里。

 

和京剧结缘

我从小就热爱文艺,小时候在学校里,音乐课考试,总是全班第一。和京剧结缘,是在1951年,我15岁的时候。当年,梅兰芳大师被任命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他们全家从上海迁回北京,因为父亲和梅大师是旧交,所以我就经常去看梅大师演戏,看了第一场,就被他精彩的演出和强大的艺术魅力吸引,后来只要有梅大师的演出,我每场必到。

京剧《霸王别姬》剧照

因为受梅大师的影响,我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京剧演员,但家里不同意。不同意我也不管,反正我就是要学京剧。我背着家人,拿着自己仅有的一点零用钱去市场买了不完整的“头面”,还有其他唱京剧需要的东西。回来后,我把这些首饰挂在头上,学着化了妆,当时没有买到戏服,我就把彩绸被面披在身上当水袖,一遍遍地听梅大师的唱片,跟着学,着了迷。

我对京剧的痴迷,到了“天不怕地不怕”的程度。我记得当年有一次去干妈家玩,后来梅大师来了,还有中国戏校(现中国戏曲学院)的老师。他们即兴开始表演,梅大师刚唱完一段,我就举手说“我也唱”,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唱的是《凤还巢》,因为我只会这一段,唱完后,梅大师说,还不错,你这条件还可以。听到这句话,我特别开心,很受鼓舞,更加坚定了要投身京剧艺术的决心。

宁夏京剧团成立

我是1958年9月19日从北京出发来银川的。当时为了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国家决定将中国京剧院四团划归宁夏,成立宁夏京剧团,我当时就是四团的青年演员。

四团是现在宁夏京剧院的前身,说起四团的历史,也是十分辉煌。战争年代,它是贺龙领导下的晋绥军区平剧院,曾跟随部队南征北战。1954年,全团集体转业到地方,成为中国京剧院四团。1958年,全团集体来银川,成立了宁夏京剧团。

当年来宁夏,要举手表决的,还要写大字报表示决心。为了让大家安心工作,当时要求带家属前往。团里除了没成家的,都带着家属前往宁夏。全团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准备妥当,登上了西行的火车。走的时候,我们甚至不知道宁夏在哪。我们是9月19从北京出发,到银川是9月22日。

下了火车一看,这和描述中的“遍地鸡鸭牛羊”的宁夏怎么不一样,没有火车站台,行李要从土坡上滚下去,眼前是一大片盐碱地,到处是黄土。刚来的时候心里有落差,不过一想到表演京剧,这种落差就小很多了,甚至有点期待快点开始这里的生活。

我们刚来住的地方,是位于文化路的一处“类似大庙”的地方,院子门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座石狮子,那个木门破破烂烂的,总是关不严实,风一吹,“咣咣”地使劲响。

银川的条件很艰苦,但我不后悔来这里。

对于当年的宁夏来说,秦腔是主流剧种,许多人都没见过京剧表演。我们过来后,普及了京剧,让更多人了解到国粹的魅力,我觉得这是四团初到银川的意义。

那时候生活很艰苦,除了晚上演出,全团白天还要参加劳动,修渠种地,样样都干。为了解决住房问题,团里自己烧砖,脱土坯,建房子,吃的是黑面、野菜。条件艰苦,加上体力活重,很多演员都吃不消,浑身浮肿,演戏的时候,连跟头都翻不动。三年困难时期那会,有一次演出,武戏演员在台上,翻几下跟头就累得坐在舞台上。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条件艰苦,但老百姓看戏的热情很高涨。也正是这份热情,让演员们很感动,演出自然就卖力了。有一次下大雨,我们在红旗剧院演出,演出前,大家一看天气,心里想着今天可能观众很少,没想到整个剧院还是坐得满满当当,心里的劲一下就起来了,演得特别卖力。

走出去的宁夏京剧团

宁夏京剧团的文戏武戏都十分出色,那时候大家都说,四团没有一流的演员,但都是一流的水平。当时所谓的“一流的演员”,仅指梅兰芳、盖叫天、周信芳、马连良、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谭富英、裘盛戎等大师级的人物,而众多成就斐然的中青年艺术家,便屈尊为“次”。所谓“一流的演出”,则指的是整体的水平。

出演《红灯记》剧照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舞台上的高超技巧,自然和平日刻苦的练功是分不开的。我们当时练功的时候,条件也特别艰苦。当时团里有个礼堂,铺着地毯,但平时都舍不得用,练功的时候一直在后台。

宁夏京剧团成立后,除了在银川演出,还到全国各地演出。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宁夏京剧团,知道了宁夏,也了解了银川。1963年,宁夏京剧团在沈阳一带演出时,第一次看到评剧《杜鹃山》,这部剧讲述的是柯湘到湘赣边界的杜鹃山领导一支农民自卫军的故事。看完这出戏,大家都很振奋,决定改编成京剧。回到宁夏后,团里就着手改编、排练。1963年9月,京剧《杜鹃山》在银川首演,引起很大反响,这部戏也为全国的京剧改良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1964年6月,宁夏改编的京剧《杜鹃山》在北京演出,一下子打出了名声,宁夏京剧团一炮而红,更多的人知道了宁夏,我们也宣传了银川。

下乡的难忘经历

除了走出去,宁夏京剧团还“走下去”,那时候农村地区要看一场京剧,比城市里更加艰难,宁夏京剧团从1958年成立,直到上世纪90年代,甚至到现在,一直都在送戏下乡,给农村地区的老百姓,送去精神食粮。

那时候村里没有舞台,就一个土台子,挂个幕布,简单装饰一下就开唱了。我们和村民同吃同住,打成一片。如今回想起来,有一幕我依然记忆犹新。那次去西吉县演出,当时演完之后,我们去卸妆,五六拨人在一个脸盆里洗脸,我挺纳闷,怎么盆里的水都成“油彩汤”了,还是没换一盆清水,后来一问才知道,这里很缺水,大家为了节约,只好凑合着在一盆水里洗洗,每个人都是浓妆重彩的,当时的艰难可想而知。

即使条件如此艰苦,我们依然喜欢下乡演出,因为老百姓喜欢看京剧。我记得有一次演出,我住在一个老乡家,那位老人家为了让我吃好,把他埋在地底下的肉罐拿出来,给我烙了两个肉饼,他们自己就吃粗粮,喝点汤,当时很感动。

演出的时候,全村男女老少、年幼年长的人,几乎全都来了。一些人直接盘腿坐在地上,一眼不眨地看我们唱,鼓掌的时候,恨不得把巴掌拍烂。这样的情景,如今想起,心里依然很温暖。

希望国粹艺术发扬光大

从上世纪70年代以后,在演出的同时,为了培养京剧人才,我开始带学生。后来我带的一届学生,去北京考试,除了一个学生因为身体原因没参加考试外,其余的都考上了中国戏曲学院,后来这些孩子都留在了北京的风雷京剧团,当时我就想,我们宁夏的孩子,也有京剧的天赋,好好培养,能出人才。

退休之后,除了出国带学生,我也一直在北京和宁夏带。最近几年,在宁夏剧协举办的两届宁夏艺术高研班中,我作为导师,给年轻的宁夏京剧演员上课、说戏。我发现咱们宁夏演员的悟性是很高的,基本上一点就通。我给宁夏演艺集团京剧院的演员王赛赛说戏,教她西施舞翎子,这个是很难的,但她学得很快,很有表演天赋。如今,这孩子也登上了全国的京剧艺术节这个平台,在第三届中国戏曲(黄河流域)红梅大赛中,出演的《红线盗盒》还荣获银奖,我很替她高兴。

这些年,为了传承“梅派”京剧艺术,我主要的工作就是说戏。在一次比赛中,我遇到了巴特尔,就是现在大家常说的最小的梅派传承人,我一看这孩子挺有天赋,就给他作指导,这孩子除了很有天赋,也很刻苦好学,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16年,他参加了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少年唱”一期,并与蔡国庆、毕维嘉一起演唱周杰伦的《霍元甲》。

去年去青岛,给青岛演艺集团京剧院女演员王馨仪作指导,在西施劝吴王出兵打仗的一节,刚开始,她演不出心机感,我就教她,要让观众看得出来西施是故意让吴王去打仗,但在大王面前就要敬着、捧着,很顺从的那种感觉,要靠眼神把情绪和内心活动表现出来,不能太平面了。

师父教会我的,我希望能教给青年演员,让她们传承下去,也希望咱们的国粹艺术能永远传承,发扬光大。

 

宁夏京剧院简介:

宁夏京剧院前身,主体是中国京剧院四团,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军委总政京剧团。中国京剧院四团的四大头牌:李鸣盛、李丽芳、王吟秋、郭元汾,其中三位来自军委总政京剧团。

上世纪50年代曾先后到苏联、罗马尼亚、印度等国演出,拥有一批在国内外知名的表演艺术家和戏曲教育家,以阵容坚实、行当齐全、剧目丰富、技艺精湛、作风严谨为院风。多年来,宁夏京剧院辗转各地,深入部队、农村、厂矿,足迹遍及全国,先后培养了几批京剧艺术人才,积累了大批优秀剧目,比如《闹龙宫》《乾元山》《三岔口》《除三害》《盗库银》《霸王别姬》《钓金龟》《十八罗汉斗悟空》等剧目,久演不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宁夏京剧院排练演出了130余出优秀传统剧目,并创作排练了多出现代京剧,及新编历史剧目。《孔繁森》《银龙破雾》《山中那十九座坟茔》《三伏马天武》《人鬼鉴》《大夏春秋》《海瑞训虎》等剧目的演出受到了区内外观众的热烈欢迎,不少中青年演员在国家级及省级文艺大赛中获奖。

(编辑:王嘉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