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刊发时间:
2021-02-01
作者:
马武君
最近,即便再不关注影视的朋友恐怕也不会没有听说过连续剧《山海情》的消息。这部剧一经推出便受到网友和观众的广泛好评(其中不乏许多90后00后的年轻观众),现在豆瓣网评分已飙升到9.4分,无疑这部作品将是2021年口碑收视双丰收的现象级作品。
任何文艺作品,人物都是其中的核心要素。他们仿佛项链上的宝石,通过故事关联将他们串联在一起。决定这条“项链”成色的,很大意义上取决于最中间的那颗宝石。《山海情》是一部不小体量作品,人物角色多,事件紧凑,要塑造好一个中流砥柱的杰出人群代表的主角形象,并非易事,在这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剧中马得福人物特质。
马得福是从大山走出去的青年基层干部,受过一定教育,明白身上的责任。通过一次次矛盾和一个个困难,他一直走在带领乡亲们奋斗致富的最前面。他是从村民眼中吃公家饭的马家好儿子,到踏实肯干,与乡亲们血肉联系的好后生,到率先示范解决困难的好支书,再到闽宁镇的副镇长和代镇长,带领全村人民实现整村迁移。他的奋斗就是闽宁镇吊庄数万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的奋斗缩影。
作为剧中主人公,马得福的人物个性并算不上突出,他没有父亲(马喊水)的智慧幽默和威望,他没有兄弟(马得宝)浓厚的草根英雄浪漫气息个性,他也没有白校长的伤心故事和可敬可泣的奉献精神,他更难以获得观众对女性角色如水花那样的痛惜怜爱之情。分析他的性格,我也会问,马得福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他有抱负和担当。他工作的第一天就和张主任回村“追”回逃回的吊庄村民,他率先响应国家号召成为搬迁的第一批吊庄人,他带头种发展种植蘑菇、率先倡议兄弟尝试种植菌草,即便在最后有人诬告在接受组织正常调查的时候,他也毫无怨言地去村里“啃”整体搬迁最难的人物,他的作为向观众诠释出一个小小的基层党员,通过自己的行动,能够让父老乡亲相信,只要跟着党和政府的政策,肯吃苦、肯改变,就一定能够过上富裕的好日子。
他把乡亲当亲人。为解决挽救村子收成的灌溉问题,他带着村名“堵”青铜峡市长。如果说这次是应急处理突发事件,有些相对“鲁莽”之嫌,那第二次在“表彰种植蘑菇推广大会上”他赌博式地向地委领导帮助村民解决滞销问题请愿,反映了他在面对各别上级领导不符合民情的形式主义的错误命令,所做的选择。他与陈金山副县长第一晚对“贼”的理解和定义对话,他被失去理智的村民李大有用鞋子“教训”而不还手,被群众投来石头误伤后,不找“凶手”甚至都不去埋怨等等细节。向观众清楚的展示,他就是人民群众的一份子,他自始至终代表着广大群众的利益,他永远和乡亲们站在一起。
他的执着与韧劲。第一批搬迁的吊庄村民面对的条件是极其艰苦的,他们住着地洞式的土窝窝、几年没有通上电,水也是要靠自己去十几里地的地方花钱拉。当地供电政策是满80户人家才能新装线路,后经一再争取,降为60户,但是在搬迁途中“意外”的“狂风”事件让几户村民又跑回了大山,导致只有59户,距离60户还差一户,所以供电部门不予解决。这是多么现实而揪心的矛盾,为解决移民村的用电问题,马得福天天跑县、乡两级电力部门领导,恳求解决村民用电问题。从办公室影响人家工作,到院子里等,再到大门去等,他始终没有放弃,向观众展现了他软磨硬泡的能耐。嬉皮笑脸、争强斗狠的背后是基层干部的辛酸,虽然最后不是因为他的“赖皮”行为而得以解决,但让观众真切体会到基层干部身上迸发出的执着韧性,无疑让观众对我们的得福又增添了亲切和敬意之情。
他的爱与善。马得福与从小青梅竹马的李水花相爱,但因家庭的贫困和落后的观念,眼睁睁看着流泪无助的水花被其父亲“卖”嫁却无可奈何,难道他不爱水花吗?不是,当他在火车上拽出兜里的所有钱,嘱咐水花跑得越远越好的时候,没有人会怀疑得福对水花的真实情感。后来,水花用手推车徒步七天七夜把残疾的丈夫和孩子拖到移民区,得福做通父亲工作,全力帮助水花一家落户、盖房、帮助水花学习种植蘑菇,他们彼此默默帮助、互相祝福。水花在其中的加分不能忽视,正是两个友爱善良、克制明理的青年人,在面对残酷的现实时,选择了将真情埋藏心里,让爱转化为善,反而让这份情感得到了另一种升华。或许会有观众认为这种选择并不符合现代爱情观,但是,他们的选择却无可厚非地与观众产生了共鸣。如果生活在如此残酷的现实环境中,换做我们能做的比他们更好吗?
另外,马得福的身上还有许多优秀品质。《山海情》打算把我们的主人公塑造成一个完美的人吗?不,马得福是一个普通的人。他无奈的接受无法与水花结合的现实,他无法靠自己解决村子的供电供水这种看似平常的问题,为了搬迁他需要让父亲多次出面帮助,起初的他对如何脱贫致富改变命运与乡亲们一样茫然,他自己也因为对父亲和兄弟垫钱出力不讨好而失声痛哭。摆在他面前有太多太多他也无法逾越的困难,就像他的一句话“每天都有一件件需要他去解决他也无能为力的事情”这些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渺小,而正是这个看上去渺小甚至有些可怜的青年,给观众呈现一个真切感人、有血有肉的基层干部形象。作为剧中主角,他是一名基层共产党员,乡亲们嘴里吃公家饭的人,从他渺小的身上我们还可以看到他的纯朴、守信、明理、尊老爱幼等其他品质,仔细观察在剧中都有所表现,在这就不一而足了。
塑造朴实生动、喜爱欣赏、赞美讴歌的正面人物形象,是主旋律题材文艺作品创作的重点和难点。《山海情》不但做到,而且做得非常出彩。新华网评价《山海情》这部连续剧时也不吝啬赞美之情“《山海情》的成功,印证了这样一个事实:主旋律题材从来不缺精彩“中国故事”,更不缺少有欣赏力的观众;贴近生活的讲述,才有生命力。平民视角和“人”的故事去讲述时代变迁,用“冷”与“热”的情感去展现人民的坚强与奋斗——“正午阳光”的艺术追求值得称道。”在我看来马得福就是《山海情》这条项链中让人感受最深、最朴实无华却最珍贵的那颗宝石。
让我们静静地等待《山海情》整村搬迁的最后结局,衷心对剧中的马得福和剧外千万个马得福们道一句:好样的,你们辛苦了!
作者简介:马武君,宁夏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
(编辑:王嘉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