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脱贫故事饱含真情的诉说

来源:

   

刊发时间:

2019-06-12

   

作者:

张九鹏

这本书是樊前锋“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综合体现。两年来,作者和闽宁镇移民们生活在一起,熟悉了他们的语言、心理和情感。其间,探访西海固,采访福建,接触宁夏两省区干部群众300多人,整理采访笔记50多万字。作者以民间视角捕捉人物、以田野调查的方式捕捉事件,与采访者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从而使《闽宁镇记事》成为宁夏新文艺群体取得的又一成果。

“在公打鸣声中醒来,披衣坐在移民的炕头上,心绪起伏。夜色散尽,透过窗扉上那片没有结起霜花的玻璃向外望去,庭院里落满厚厚的新雪,青青侧柏也被染白,天空却是湛蓝的。今天是个好天气,我要踩着消融的落雪回城,告别闽宁镇的生活时光。恋恋不舍,而我心里对于所要完成的任务更加清晰。作为新文艺群体中普通的一员,能为国家脱贫事业增添一页有温度的报告,是我采访写作《闽宁镇记事》的初衷。”这是作家樊前锋在《闽宁镇记事》曾经写在前言里的一段话。

两年前,秉持这样的思想,前锋以全部的热情走进闽宁镇。闽宁镇靠近宁夏首府银川市区,远离宁夏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西海固。而前锋却选择了闽宁镇,这里是闽宁协作初期两省区投资共建的移民示范区,目的是先行先试,积累经验,帮助更多西海固人走出大山,摆脱贫困,拥抱小康。以后20年,西海固陆续迁出移民101.48万人。而今遍布宁夏黄河两岸的移民区,承载着百万西海固移民的命运的流转。每念至此,百感交集,前锋坚信对于闽宁镇的回顾与观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两年来,前锋和闽宁镇移民劳动生活在一起,熟悉了他们的语言、心理和情感。其间,探访移民原住地西海固,走过福建海边,采访福建、宁夏两省区干部群众300多人,整理采访笔记50多万字。在闽宁镇,前锋经历到了许多的感动,那是过上幸福生活的移民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感激之情。聆听每段移民故事,讲述人的脸上总是伴着泪水和欢笑。难忘老移民马建和,他十指尽断,两只光秃秃的手掌摊在前锋面前,诉说着20多年来的心事。那天,马建和站在自家宽大的庭院里,满院的玉米棒子金灿灿的,新盖的五大间平房崭新铮亮。他晒得通红的老脸上挂着微笑,提高嗓门冲前来采访的前锋说:“最先住土坯房,推倒盖上砖包房,前几年换成平房。”马建和是个很有尊严的人,虽有低保,仍在村里干保洁挣报酬。精准扶贫让一个丧失了劳动能力,对生活曾经绝望的人,不仅有了生活保障,就连心境家境都发生了改变。前锋在田野调查中体会到,闽宁镇的成就没有局限在脱贫层面。这个移民示范区在产业富民、基础教育、传承文化、民族交融、民风建设诸多方面取得了全面成就。这既是实践的成就,也是治理的成就。譬如,五大间破烂平房起步的基础教育,一跃成为全县基础教育的高地;回汉移民在相互嵌入式居住环境中守望相助,营造起和睦融洽的氛围;移民群众的生活宽裕之后,自觉修复起西海固的传统文化……

基于上述的种种认识,前锋确定出这部书稿的创作思路。即是让帮扶对象——西海固移民群众,成为书中的主人公。又尝试着以移民主体的情感展开叙事,从而由普通人的角度展现出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与移民愿景的高度的融合与统一。以独立的立场,详略得当地讲述闽宁镇的创设与发展历程,反映移民区的建设和治理成就。一叶知秋,反映党和国家40年来的扶贫战略,反映脱贫攻坚战役中那些顽强勇毅的力量。闽宁镇,曾是砾石遍布的万年荒滩,没有一棵树,如今是现代化的城镇。闭眼去想,沧桑之变,究竟蕴含着多少艰辛付出?而在宁夏黄河两岸矗立的一处处移民区,那些从西海固走出的移民——接近三峡移民数量的庞大人口,与宁夏北部的荒漠戈壁资源结合后,孕育出来的竟是连片的新绿洲。西海固移民,是一部浑厚的英雄史诗。移民搬迁之后所引发的社会巨变,与原住地西海固的巨变等量齐观。

托尔斯泰说:“写你的农村,你就写了世界。”“当人类命运共同体”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并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方向时,《闽宁镇记事》便具备了深刻的意义。

离开闽宁镇那天,前锋在回城路上想到了这样深刻的主题。没有过人的才华,没有宽广的思维,而他却忠实地记录下他在这个镇上的见闻与感受。通过前锋的《闽宁镇记事》,透过闽宁镇移民区的一幅幅画卷,我们看到了闽宁协作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看到了命运共同体凝聚的强大意志,看到了国人的精神面貌和昂扬姿态。这精神、意志和姿态,向世界展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光荣的土地,依然承载着美好的中国故事。这样的好故事应该得到出版方青睐,传播开来形成社会共识。

众所周知,闽宁镇是闽宁两省区共同协作的产物。20多年来,受益于福建与宁夏多层次、多形式、宽领域、全方位的扶贫协作,闽宁镇由曾经的戈壁荒滩变成了现代化的生态移民示范镇。2018年还参加了北京“决胜2020脱贫攻坚图片展”。其创造的闽宁镇扶贫模式值得大书特书。因此出版这类图书是出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这是其一。其二,闽宁协作20多年来,反映闽宁协作的文章、报道时常见诸于报端,甚至还拍成了电影。但这本书不同于媒体的宣传报道与学者的研究文章,作者写作历时两年,辗转万里,以民间的视角来捕捉人物、捕捉事件,使写作者与采访者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因此书中所反映的移民们的奋斗艰辛、对未来的憧憬符合移民的历史与现实,所总结的经验具有借鉴意义。当下现状与问题的提出也具有普遍性,应该说对媒体宣传与研究者思路的拓展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补充。作者作为新文艺群体的一员,能够站在一个很高的层面上,来关注移民、关注扶贫,这样的情怀也着实让人感动。其三,在写作技巧与叙述方式上,语言朴实朴素,接近百姓的话语与思维方式,全书十章,从携手共建、产业脱贫、人文教育、亲情互助等入手,用一个个有逻辑关系与因果关系的故事,立体式地展示了典型的移民故事与扶贫经验,比如移民及身边人生活与观念发生的巨变,比如扶贫干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比如山乡在人民的辛勤劳作中变了模样,这些大大地增强了本书的现场感和可读性。对这样一本书的出版,阳光出版社高度重视,成立了项目组,编辑与作者充分沟通,精心打磨文字内容;多次召开专题会,讨论书籍的装帧设计、营销宣传方案。用短短40多天时间完成了该书的编校、出版工作。可以说,这本书是作者“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综合体现,也相信这本书的面世,会有意想不到的社会反响。

(编辑:叶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