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刊发时间:
2018-05-11
作者:
马燕
我们把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称为习惯,这种习惯可能是良好的,也可能让你烦恼。刚过四十不惑的的年岁,便成为宁夏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的李晓春副教授,将画画这件事列入了习惯一词,他说“绘画和打羽毛球一样,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从内心而言,有时我疑惑于这种习惯的好与坏,到了习惯的时间,不去做你会觉得缺少了什么,但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对它最初的热情减少了,甚至对未知的结果都缺少了新鲜感。”似乎,他又有所困惑。
师表,桃李竟芳菲
身为教师,李晓春很清楚自己的职责与定位。绘画对他而言,不是喜欢与否的问题,而是职业所需,逐渐培养起来的精神状态与实践结果。教学的时间即是绘画的过程,他自谦地说,自己充其量是个业余画家,与职业画家相比,时间、思考方式甚至创作的冲动大为不同,他做的更多的是教学任务,对教学实践、教学手段等思考的更多。这其中往往添加了更多绘画本身意外的因素,比如教师需要掌握多媒体教学方式,引入更多先进的科技教学体验。诚然,李晓春希望做到像恩师林斌教授一样,不但是位优秀的绘画艺术家,更是作为美院教授施教于学,所以这两者之间不冲突,问题在于是否把二者兼得。
大学毕业后,李晓春再次进入学校,以教师的身份教学了18年之久。他对教学的熟悉度远高于自身专业的创作。他一直在强调,绘画是极具个性的,需要完全投入个人情感,对生活、对周遭进行体查,如此这般才能在画面中体现出自己的思考。这不是简单的绘画来源于生活,而是经过个人独立的的思考,进而创作的。在用于实践教学中,这些自身的方法经验并不能适用于所有学生,齐白石曾说“学我者生,似我者亡”,他习惯每节课前备课,十八年如一日,他说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聆听间,翻阅了他的画册,包含在教学上他所取得的成果。他获得过多届宁夏大学教学优秀奖、教学质量奖 以及“宁夏大学—招商银行本科教学优秀奖”等奖项,同时,经他培育,大量优秀学子散落在各大城市优秀岗位中,对于职责而言,李晓春做的非常称职。
绘画,静若处子
始于 16 世纪末意大利的学院派,经过时间推移,被很多地方流行运用,比如现在我们会把李晓春所代表的画家称为学院派油画家。它重视的严格、规范,包括题材、技巧、艺术语言的规范等,比如基本功训练,强调素描、色彩、构图、造型等关系,这在学院派看来就是重视传统,向传统学习。
李晓春更愿意把画家的风格称之为习惯,而我们所说的风格其实是流派。比如印象主义、写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等,李晓春也属于其中一类,但是他认为,不排除写实主义里面存在抽象的可能。他经常同朋友开玩笑道,自己就是胡乱画,却将“无法而法”铭记于心。古曰:技近乎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说每个绘画的人首先得是个技术纯熟的匠人才能成为师,我常跟学生讲,你不要总想为什么别人画的那么好,即便你一步步按照别人的绘画方式画出来,也不一定出来那个味道。所以你本身的技艺要非常到位。”或许,当技法近乎道的时候,我们在模仿,学习的过程中,体悟从内心表达出来的自然平和,这里没有矫情、炫技的成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习惯养育着不同的我们。当身边的自然风景让你深感与自己的生存紧密联系在一起时,那就必须不停地寻觅适合自己,属于自己的唯一的审美特质和艺术形式。必须入境,把画画这件事化为本能,化为习惯,化为生性,化为本色,化为属于自己内心的快乐和满足。”这是李晓春伴随绘画的一段独白,他说自己太过熟悉身边的这些风景,所以会情不自禁拿起画笔秒回它们,而未来他会继续绘画熟悉的景物、事物。绘画是个慢节奏的事情,随着生活阅历、经验的累积,开始沉淀出深厚的韵味,独享这种快乐,是任何事情都替代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