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亮:用作品说话才最有诚意

来源:

《宁夏文艺家》

   

刊发时间:

2021-08-30

   

作者:

王敏

  高亮,从2001年开始学习舞蹈,15年的专业舞蹈生涯,丰富了的舞台经验,让他在经过多年的舞台表演之后,让他向创作转型更游刃有余。这些年,高亮的舞蹈作品获得过“文华大奖”特别奖、中国舞蹈荷花奖,入选过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等。这样的成绩,对于一个20年都在专心做一件事的人来说,似乎又是必然。 
高亮

1

  “我真的是很幸运,当时从学校一毕业,就被剧院选为舞剧《月上贺兰》的主演之一,也是主演里唯一一个宁夏的演员。”高亮说,当时和国家一流团队合作,和国家级优秀演员同台,这样的际遇,给了他专业路上的高起点,也让他有勇气不断前行。 

  在舞台上,高亮是忘我的。有一次在西安交流演出,转场时发生意外,他的下巴被磕烂,缝了十几针,但没有影响演出,一点没犹豫地跳完全剧。还有一次,一部剧的男一号在演出前夕不能上场,高亮便临时顶了上去,只排练了半天,就匆匆赶着上场了。演出完成后,他看到站在台口为他庆贺的同事们,突然因为放松下来猛地掉起了眼泪。 

  从表演到创作,高亮转型后的第一部作品,是群舞《向往》。这部创作于2016年的作品,更像是舞蹈版的《山海情》。“我很幸运,第一部作品就由剧院总经理图娅手把手带着。作品以南部山区生态移民工程为创作背景,反映了山区群众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对美好新生活的向往。” 

  高亮说,前段时间,他每天都在追看《山海情》,让他最感触的,就是乡亲们下决心要离开故土时那份复杂的情绪。他在《向往》的创作前期收集了很多资料,还去实地采风,住在老乡家里。听老乡讲那时候的故事,让他对作品的创作有了更深入的思考。“那种既不舍离开,又憧憬未来的矛盾情绪,我们在群舞《向往》中用非常大的比重去演绎。”高亮说。移民对于几辈人的影响和意义,在舞蹈中,他们将此集中体现在一位老人和他的小孙子身上。 

  人物形象的捕捉、故事结构的安排、表演情绪的把控……高亮让自己沉下心来,努力用创作者的角度,去看待舞台上呈现的每一处细节。“起初人物形象不丰满,我以为在那样的环境下,人们一定是悲苦的,其实他们的脸上看不到有多苦,反而带着生命的韧性和对生活积极的态度。我们的创作也因此做出调整,做出真实的艺术性表达。” 

  《向往》对于高亮来说,意义重大,过程中他既可以跟着剧院的前辈学习,又有独立的空间去施展自己在创作方面的才华,至今回首,都感慨万分。  

高亮作为执行导演参与创排的舞剧《不到长城非好汉》剧照

2    

  为建党100周年献礼,一连几个月,银川艺术剧院创作的舞剧《一条大河》在忙碌有序推进,高亮作为银川艺术剧院舞蹈团团长、创作部副主任,在其中承担着重要的工作。 

  这是一个由很多部经典舞蹈组成的作品,其中就有他创作的舞蹈《我的绿水青山》,去年,该舞蹈作品成功入选“百年百项”小型作品创作计划重点扶持作品。     

  “每个舞蹈都有自己的主题,我们想用‘一条大河’将它们合理地串起来。”高亮说。这样的策划和设计,不仅契合主题,还可以统一舞台效果。但同时,这样一来,服装、道具都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作调整。 

  舞台上的一次次演出,让高亮不断成长。他认为,舞蹈演员要准确把握作品想要传达的东西,用自己的身体和感情来诠释作品,为作品注入灵魂。每一场创作会,都是一次头脑风暴,虽然辛苦、费神,但高亮乐在其中。 

(编辑:王嘉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