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城市文学丛书》(四卷本)

来源:

宁夏文艺网

   

刊发时间:

2023-03-16

   

作者:

  历时近两年编撰,汇集石嘴山市本土作家及提笔歌吟石嘴山的国内名家共188人次、百余万字的四卷本《石嘴山市城市文学丛书》日前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石嘴山市城市文学丛书》(四卷本)

  这是石嘴山市建市63年以来,首次将本土作家在《小说选刊》《诗刊》《民族文学》《人民日报》等国内报刊发表的近千篇作品中遴选汇编,分“小说卷”“散文卷”“诗歌卷”,以及“名人笔下的石嘴山”四卷本。其中石嘴山市本土作家128人,年龄最大者84岁,最小者19岁,时间跨度60余年。“丛书”突显石嘴山市“城市文学、工矿文艺”特质,集中了体现工业城市市情,也彰显了石嘴山市作家在宁夏乃至中国文学方阵中的特殊位置。“丛书”的另一个亮点,是以“名家笔下的石嘴山”视角,汇集了张贤亮、梁晓声、肖川、朱光亚、马萧萧、孙友田、蔡旭等60位著名作家、诗人对石嘴山的瑰丽文章。为文学记载石嘴山从一片开发热土到现代化工业园林城市的绿色变迁增添了瑰丽的色彩。

  

培育“城市文学工矿文艺”新高地

  王正儒(石嘴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不同地域孕育了文化的多样性,多元的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彩而美丽缤纷的世界。 

  贺兰山,宛若鄂尔多斯台地上一匹脱缰的骏马,驰骋在祖国西北的劲风中……这个在《水经注》里称为“卑移山”的地方,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发现一种“黑色的、会燃烧的石头”,这便是享誉世界的“太西煤”。新中国成立后,“一五”计划被确定为“全国十大煤炭基地”,五湖四海的建设大军从祖国各地云集而来,一座因工矿而生的工业之城崛起于贺兰山下。在这里,挖出了宁夏的第一吨煤、点燃了宁夏的第一度电、炼出了宁夏的第一炉钢,当之无愧成为宁夏工业的摇篮,经济总量一度占宁夏的半壁河山。 

  于是,这个闪烁着远古文化图腾的地方,烙上了工矿文艺的胎记,结出了城市文学的硕果。郑正老先生从淮西大地千里而来,从一个煤矿工人干起,从一个煤矿通讯员开始,从一个巴掌大小的纸片上一直写到《郭拴子覆灭记》等多部小说、散文集子和一部部大书。还有陈勇先生,本土优秀的文学人才,从创办《贺兰山》期刊直到退休,将毕生精力奉献给石嘴山的文学事业,而且还有《黄河静静流淌》《盛宴》等差不多每年一部长篇小说的出版发行。 

  本人来石嘴山工作以来,之所以考虑打造“城市文学、工矿文艺”这个品牌,一方面是石嘴山有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有独树一旗发展“城市文学、工矿文艺”的基础,有石嘴山特有的文化气质和地方标识。一方面也深深被这片土地上的人文精神所感染、所感动、所激励——移民文化、工业文化、黄河文化、军旅文化等城市元素和工矿符号一次次映入我的眼帘,萦绕在我的思绪里,久久挥之不去也难以平静。打造“城市文学、工矿文艺”不仅继承了本地特有的精神,而且是今后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文化文艺的必由之路。当下,还有一大批名家和本土作家、作者在深情书写石嘴山、礼赞石嘴山、放歌石嘴山,我们有理由有责任传承好石嘴山文学基因,在新时代讲好石嘴山故事、传播好石嘴山声音、展示好石嘴山形象。 

  文运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二十大对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先发展文化文艺事业提上了新的高度,明确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习近平总书记是非常看重文学的,他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好的文学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石嘴山市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奋力打造产业转型示范市,其经济转型发展之快、生态建设效果之好、人民群众生活之幸,都是这里的最强音。这也必成为文化文艺事业繁荣兴盛的契机,成为发展“城市文学、工矿文艺”的富矿。正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我们编辑出版《石嘴山市城市文学丛书》(三卷本)和《名家笔下的石嘴山》,收录188位作家、诗人430余篇作品,共计168万字,全景式展示石嘴山文学的全新风貌。这里不仅有大家熟悉的王跃英、杨军民、吴全礼等石嘴山这块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作家,更有张贤亮、梁晓声、朱光亚等名家名作,他们一胸豪情发逐笔端,赞美这片土地、讴歌这个时代。 

  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长相”,一个城市的“长相”也必然成就这个城市文学的面貌。铁凝说过,无论城市如何发展进步、社会如何飞速发展,必然会有一盏文学的灯火,而这盏文学的灯火照亮了当代人的生活,人们的生活也为此绚丽多姿。在石嘴山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当下,我们有理由也有决心相信:一个“城市文学、工矿文艺”的高地必将兴起,多部文学精品力作必将灿然闪耀,一支热心文学、致力文学、呕心创作的作家必将在石嘴山大地上茁壮成长,成为新时代石嘴山文化自信自强的脊梁。 

  是为序。 

    

  (本文系王正儒为《石嘴山市城市文学丛书》《名家笔下的石嘴山》写的序言,标题为编者所加。) 

    

    

献给祖国的“山乡巨变”画卷

  郭文斌(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宁夏文联主席<>、宁夏作家协会主席)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这是党的二十大就从“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角度,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发出的号召。这就要我们深入研究什么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细心体会二十大报告中这段话,会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在我理解,“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这十个方面,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对于广大文艺工作者来讲,能否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和这“十个方面”贯通起来,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通起来,和当地文化特色结合起来,创作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将是对我们是否具有“文化自信自强”和“历史主动精神”的考验。 

  说起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发展史,石嘴山市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重要话题。作为国家“一五”时期布局的全国十大煤炭工业基地之一,独特的地理区位特点,也孕育了丰富的多元文化。城市文学、工矿文艺也由此衍生。曾几何时,宁夏以北的百里矿区,富集着《煤炭文学》《石炭井矿工报》《石嘴山矿报》《石嘴山日报》等一批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杂志。一批批作家诗人从这里走向全国文坛。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区文联设立的重点文化工程、以培育宁夏小说家为重任的“金骆驼丛书”,先后编辑出版的四辑“丛书”中,石嘴山地区就有齐宝库的长篇小说《大山作证》、王景彦的长篇《高高的月亮树》和焦艳华的《紊乱》名列其中,足见这一地区工矿文学底蕴之深厚。这一时期,余小元的中篇小说《商鼎》,金瑞直的短篇小说《冒顶》等等,以及马中骥、白闻钟的诗歌,郑正的长篇纪实文学《西部的最后一个匪王》、马丽华的长篇纪实文学《阴山下乌不浪口》、胡德林的长篇小说《金羊毛》,以及残疾作家刘岳华的事迹,都引起宁夏乃至全国文艺界的一次次震撼。 

  这一时期,工作、生活在工矿一线的张玉秋、娄天木、张记、赵金勇以及李万成、陈勇、岳亚东等本土作家们,也写出了许多反映火热生活的脍炙人口的作品,丰富了石嘴山城市文学、工矿文化内涵。 

  进入新时代,工矿城市转型为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以“西部煤都”著称的石嘴山走向生态之城的涅槃之路。高扬“城市文学高地,工矿文化富矿”,是历史赋予新一代作家艺术家的神圣使命。立足城市禀赋、把握时代脉搏,书写无愧于新时代的文学华章,广大文艺工作者厉兵秣马、再上征程。这一时期,涌现出薛青峰、马钰、邱新荣、张廷珍、王跃英、吴全礼、杨军民、常越、岳昌鸿、王淑萍、梦南飞、陈斌、张月平、赵玉林、杜学华、潘春生、徐忠杰、白远志、宋希元等一大批活跃在国内文坛的作家诗人。他们的作品发表在《人民日报》《小说选刊》《诗刊》《朔方》《星星》《散文》《黄河文学》《六盘山》《作家报》《散文诗》《绿风》等全国有广泛影响的报刊,这一时期公开出版的《积案迷踪》(吴全礼著)、《狗叫了一夜》(杨军民著)等长、中篇小说集,以及《贺兰山之恋》(王跃英著)、《桃花一笑》(岳昌鸿著)、《飘香的梦影》(梦南飞著)、《时光之上》(陈斌著)等一批散文诗集,成为宁夏文学艺术界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 

  “石嘴山市城市文学丛书”,一定意义上,体现了这种“文化自信自强”和“历史主动精神”。其特色鲜明的“山水文化”“移民文化”“工业文化”要素,大大提高了“石嘴山文学”在全国文学版图中的辨识度,这是一件值得可喜可贺的文学盛事,为此,写下以上文字,以示祝愿。 

  是为序。 

  (本文系郭文斌为《石嘴山市城市文学丛书》撰写的序言,标题为编者所加) 

    

石嘴山印象

  石舒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宁夏文联副主席<>、宁夏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我很早(大概七八岁)就对石嘴山有了某种概念和神往,觉得那是一个可以出人头地的地方,是一个能过上好日子的地方,说来和村里的一个人有关。这人当时在石嘴山当矿工,就算是吃公家饭了。当时全村吃公家饭的有两个人,一个在县城,一个在石嘴山,贵远贱近,当然觉得石嘴山这个是更厉害一些。这人偶尔回老家来,几乎村子里每家都会请他去吃饭。我家就请过,请来后爷爷亲自陪着。记得那人气质相貌有些特别,和村里人相比,已经有些两样了。但他还是老家口音,他的儿子则说着在我们听来很洋气的话了。有一段时间不知什么原因,他的儿子竟在村小学上过一段学,给我的印象是终生难忘的,一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学生的存在,我们的老师好像有些发慌了,好像他那点学问拿不出手了;还有就是,这娃正好坐在我的后面,习惯性地往前面一踢一踢,就踢到我的脚后跟,那时候没袜子穿,鞋也不怎么样,脚后跟还开了裂子,就搞到我忍不住哭起来。这就算是成了一个事件。结果完全是不敢想的,那娃竟然给了我一双袜子以表歉意。还有什么不能原谅的呢?这石嘴山来的人太大方了。这是石嘴山给我的第一个印象。 

  后来上中学,住在二爷家,在法院工作的二爷订了几种刊物,我那时候就对文学有兴趣了,就在一本刊物上读到关于土匪郭拴子的小说连载,应该说这小说对我的文学梦的培育是有必然作用的。后来才知道这小说的作者是郑正老师,石嘴山文学的拓荒人。所以据实说来,我知道的第一个宁夏作家不是张贤亮先生也不是别人,而是郑正老师。他虽然写的是石嘴山的事,但同时也是宁夏的事,从语言风格到生活气息都让我倍感亲切。 

  石嘴山作家里,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人是陈勇老师。在偶然的一次闲谈中,让我得见了我们身边竟有着这样的写作者存在,虽说也是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但这样的作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被忽略的,他所关注的方面,他已经思考到的深度,在学养根基越来越脆弱越来越浅薄的作家群体里是不多见的。甚至可以这样说,只要有陈勇这样的写作者存在,那么石嘴山的文化底蕴就不可小觑。他可能不多写,但他的眼光,他的见识,他的标准,都是一个优秀作家才能具备的。 

  同事曹海英,又是很好的文友关系,就借便读了她不少小说。曹海英的主要作品,几乎都是围绕着石炭井矿区来写的。她的童年少年时光都是在这里度过的,于一个写作者而言,可谓生活的源泉和感情的源泉都深系于兹。比较一下其他煤矿题材写作的作家,刘庆邦等,就会发现曹海英的煤矿写作有着她独到的一面和难以被替代的一面,她会写到矿区很边缘的一些事件和人物,比如会写到矿区的孩子、理发员、门市部售货员、司机、保管员等等,甚至会倾注了感情大篇幅地去写矿区的猫。而我们以为写矿区主要要聚焦于写井下。但没有一个浪花和整个大海没有关系,牵一发而全身动,根往往是不容易看到的,根的状况,正是反映在它的枝枝叶叶上,所以从曹海英写的一系列微末小事上,可以觉察到更多深大的连带和牵扯,就像面临了一个庞杂的系统和零件繁多的机器一样。作家火会亮在石嘴山矿区走了一圈,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处禁不住感慨说:“这确实是一块产生文学的地方啊,这里如果不出现几部或几篇……震撼人心的作品,实在是说不过去啊,这块地方可实在是太冤了啊。”感慨不可谓不深,呼求不可谓不急迫。其实这样的作品已露圭角,正要靠曹海英这样生于斯长于斯的写作者奋力一搏,写出它的整体的气概和底蕴。 

  这么多年下来,觉得石嘴山的作家们给我一种印象:内敛又倔强。好像憋足着一股劲,好像自己也清楚自己是立站在怎样的一块土地上,好像大家早就默契地互通声气暗暗发力,要给这块天赐的宝地一个呐喊和正名。这是应该的,地下厚积了千万年的煤层应该有其匹配的名声和颂扬。其实这块土地上的先辈们,早就按捺不住地在贺兰山里尽情地挥洒描画了,画在石头上,画在崖壁间,后来者紧紧跟上就是了。 

  诗人张嵩说:“女娲遗落斑斓玉,多少精华在此间。” 

  可谓对这块热土的量身定做。 

  诗人马萧萧说:“以石为嘴,做最强硬的发言。” 

  得天独厚,众志成城,相信石嘴山的发言会传播在更广大更深久的时空里。   

    

  (本文系石舒清为《名家笔下的石嘴山》撰写的序言,标题为编者所加) 

    

    

    

文章天下事 甘苦寸心知

丁少贵(石嘴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 

  编辑出版《石嘴山市城市文学丛书》及《名家笔下的石嘴山》,是对石嘴山市建市60多年来一次文学艺术方面的全面回顾和认真总结,也是加快石嘴山文化建设、提振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在20223月召开的石嘴山市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市委主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提出了这一课题,特别是首次厘清了石嘴山“城市文学、工矿文艺”内涵,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基于对这一命题的进一步思考和发掘,编撰一套系统体现石嘴山市建市60年多年来“城市文学、工矿文艺”的系列丛书,以兹彰显石嘴山文学在宁夏文学方阵的地位和价值,就被提到石嘴山市文联2022年工作的重要议程。 

  怎样把这项既体现地方文学发展回顾又具有开拓性的工作做好?这是“丛书”编委会的每一位同志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为此,会议研究了多次,会后又商议了多遍,同时也广泛征求了各方面意见,形成了许多共识。首先,就是牢牢把握一个鲜明的主题。这就是紧紧围绕石嘴山市市情衍生的石嘴山文学,充分彰显其在宁夏乃至全国颇具特色的“城市文学、工矿文艺”内涵。把握住这一主线,石嘴山文学在宁夏文学方阵中价值和方位就能够得以充分体现,也为“丛书”编选提供了“大纲”;其次,就是牢牢把握全面反映石嘴山文学发展场态。建市60多年以来,石嘴山的文学事业紧随时代发展而发展,也显现出不俗的成就。据不完全统计,其间先后结集出版的各类文学作品集逾百部之巨,这就为我们编选丛书具备了雄厚的基础,但在如此浩瀚的文库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编选工作量之大,需要我们拿出大海捞针的工作精神;第三,就是牢牢把握能够代表石嘴山市文学水平这一尺度。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卷轶中,我们充分考虑到选录本地区作家在《人民文学》《小说选刊》《民族文学》《散文》《星星》《人民日报》《作家报》《散文诗》等国家核心报刊发表的作品,同时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精选一部分本地区文学期刊上的作品。此外,对少数民族作家和女作家的作品,也多有考虑,力求能够全面反映石嘴山市60年来文学创作队伍的状况和创作水平。 

  《石嘴山市城市文学丛书》及《名家笔下的石嘴山》启动以来,得到各方的热切关注和全力支持。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石嘴山市委宣传部悉心指导,自治区文联主要领导及宁夏作家协会有关同志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协调。石嘴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正儒同志为丛书作序,在宁夏和全国文学界享有盛誉的著名作家石舒清、郭文斌先生也欣然提笔作序,令人感念;许多来过石嘴山、写过石嘴山的国内名家不吝献稿,令人感佩;石嘴山市的百余名作家积极配合,选出自己最好的作品参加选编,令人感奋。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先后有包括国内一批著名作家在内的188人次的作家作品云集丛书之中,既为这套皇皇四卷本文学大书能够顺利面世注入了强大的文学活力,也是将其试图成为融汇思想性、可读性、艺术性、史料性和典藏性于一体的百年选本的基本保证。 

  文章千古事,甘苦寸心知!《石嘴山市城市文学丛书》及《名家笔下的石嘴山》四卷本从启动编撰到出版面世,前后历时近一年时间,编委会近20位来自各个不同岗位的作家艺术家,克服种种困难,精心编稿;宁夏人民出版社领导和编辑全力支持;星秀传媒的同志日夜加班加点,不辞辛劳。特别是在当前这种疫情防控特殊环境下,要做成一项卷帙浩繁的文化工程,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以及编选水平有限,工作疏漏和缺憾在所难免,祈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本文系丁少贵为《石嘴山市城市文学丛书》《名家笔下的石嘴山》撰写的后记,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