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建武:黄河石是另一种形态的生命

来源:

《宁夏文艺家》

   

刊发时间:

2023-06-28

   

作者:

王敏 图:受访人提供

  黄河将上游及沿途山涧的石头漩入自己的身体中碰撞、打磨,滚动圆润后又将它们留于所经之处,这就是黄河石。说起黄河石,中卫市黄河奇石博物馆馆长、中卫黄河石鉴赏非遗传承人石建武的话语温柔,也充满意境,对于石头,他说自己是骨子里带着热爱,或许是因为我姓石,所以天生就和石头有缘吧!

 

石建武

  一种文化 一种艺术     

  在别人眼中,这些石头有的好看,有的平凡,捡起来玩玩随手也就扔掉了,但石建武却能用独到的眼光去读石。 

  黄河石是有文化的、是艺术的,它是另一种形态的生命,蕴含着智慧,也有着独特的趣味。石建武说,由于黄河上中下游地质不同的缘故,经过冲刷后就形成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黄河石。从源头到小峡口,以麻浪石和星辰石为代表,被称为黄河源头石,当然,还有体型较大的蜗纹石和从湟水河汇入的画面石这些石头一路翻滚漂流到达甘肃境内时,已渐渐显得温润细腻,色调虽少,但很是古朴,自然高贵。 

  之后,黄河经甘肃流入中卫,石建武说,它被美丽的沙坡头迷住了。在这里,黄河左绕右转,放慢了脚步,从而形成了一个绝美的太极胜景。迷恋上中卫的不仅仅是黄河,还有伴随它一路的各种各样的奇石。石建武说,历经磨炼的黄河石到了中卫,像是已经修成正果,显得非常典雅,其质地细腻,纹理包罗万象,个头上厚度适中,非常适合庭堂雅玩。     

《睡佛》

  发现黄河石的美     

  近年,黄河奇石因其特有的艺术感染力,得到越来越多收藏者的青睐和赞誉,其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得到普遍认可。 

  当然,并不是每一块石头都是艺术品,石头从一种寻常物转化为艺术品,需要懂石爱石的人去甄别、发现,并把其中的艺术性,以美的形式展示出来。石建武说,这看似并不难,实则考验着鉴赏师深厚的文化功底和美学基础。 

  主要从型、质、色、纹、韵五方面来判断甄别,挖掘到真正有内涵的美来。石建武解释说,型是说石型要方正或圆润,不能太薄,不能缺角;质就是石头的质地,如果石头质地太差,密度疏松或者是砂岩质地会影响石头的评分;色就是石头上面的图案和石头的底子之间的色差,色差大的话图案容易欣赏,反之需要用水浇湿再看色差如何;纹是说石头的纹路,有些石头质地一般,但纹路清晰也可以入选。比如黄河麻浪石九曲黄龙,虽然石质不好,但是纹路非常形象。 

  石建武说,至于韵,自然就是指石头的艺术表达了。石头上的画面,要有韵味有感觉,似像非像反而最难得,品质最佳,如果太像,就感觉是人为画出来的东西,只是死气沉沉地浮在上面,这就缺了韵味。     

《九曲黄龙》

  对石头的热爱     

  1978年,石建武出生在中卫市海原县蒿川乡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1998年出了校门后,他辗转到了山东,在青岛崂山旅游区以旅游纪念品买卖为生,慢慢接触到崂山绿石。 

  机缘巧合下,石建武在当时有幸认识了潍坊赏石名家侯康乙老师,并跟随其学习观赏石鉴赏技艺。2000年,石建武回到宁夏,选择在中卫开始创业,黄河边的石头让他着迷。他介绍说,黄河石不比玛瑙石的珠光宝气,也不似孔雀石的色彩艳丽。它粗犷里透着古朴,硬朗中又不失典雅,因经过了河水的洗礼,一路前来,她就像带着一个个故事一般,有深沉的、沧桑的,也有浪漫的、文艺的。 

  黄河奇石是上苍的手笔、母亲的刀工。石建武说,自己之所以钟情于黄河石,是因其富有诗情画意,很多精品黄河石的图案色泽反差大,有气势,其中像旭日东升月上柳梢日月同辉等成语名句的诗情画意,都可以从一方石头上栩栩如生地体现出来。     

《奔鹿》

  会讲故事的石头     

  如今,如果你想去领略黄河石的魅力,可以去中卫市黄河奇石博物馆,在那里展出的365件黄河奇石,61件黄河流域化石,还有120件戈壁玛瑙奇石等,每一件都是石建武发现并艺术包装来展出的。只要有单位或者学校组织来参观,他都会认真讲解,普及一些地质方面的知识和关于黄河流域奇石的形成特点。 

  在他的引导下,一块块神奇的石头,展现在人们面前。这块石头上,有一头跳跃的小鹿,这是2006年石建武在中卫南长滩的黄河边捡到的。那次,他连续去了好几天都没有收获。一天突然下起了蒙蒙细雨,不知为何,他却有种强烈的感觉,有石头在等着我,于是便再次开车来到黄河边,与小鹿邂逅了……再看这块,分明就是一个大力神杯。石建武说,这是2000年中卫沙坡头进行堤坝工程时,有工人从古河床里面挖出来的。 

(编辑:王嘉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