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贤龙:泥彩塑技艺的整理者提升者

来源:

《宁夏文艺家》

   

刊发时间:

2022-02-28

   

作者:

王敏

  杨贤龙,宁夏隆德人。197710月生,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彩塑专业委员会委员,宁夏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杨氏彩塑第六代传承人之一,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杨贤龙给学生教授泥塑工艺

  俗话说门里出身,自带三分,杨氏泥塑是宁夏传统美术,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起源可追溯到清代。宁夏隆德人杨贤龙作为第六代传人,从小耳濡目染,对泥彩塑十分熟悉。他说,作为杨氏泥塑的传人,不仅要在作品上创新,更要将祖辈的经验整理提升,让更多人分享。  

泥彩塑技艺养活了我们

  小时候没有玩具,就爱玩泥巴,捏个小动物什么的,有时候还拿回家让爷爷指点一下。每次受到表扬,就特别高兴,慢慢也就喜欢上泥塑了。杨贤龙说,杨氏泥塑传承将近190年,其中上世纪80年代是个分水岭。前三代传人生计来源主要是种地,偶尔做些泥塑的活补贴家用,但到了爷爷杨栖鹤这一代,专注做泥彩塑就可以养活一家人了。  

作品《长城》

  然而,这并不是什么轻松的活。由于泥彩塑大多不可移动,必须进驻工地现场制作。杨贤龙记得以前一到开春的时候,爷爷就收拾行李,带着叔父离开家,一走就是一年半载。杨贤龙接受过现代教育,原本可以在城市里找一份还不错的工作,但经过一番思考后,他还是决定和爷爷一样,继承家族传承的技艺,成为一名匠人。其实现在想来,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时代越来越好了,泥彩塑不仅养活了我们,更能让我们实现人生的价值。杨贤龙说。  

传统手艺的味道不能变

  作为杨氏泥塑新一代的传承人,面对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如何将传统手艺进一步发扬,是杨贤龙及同辈要思考探索的。  

  现在旅游业发展特别快,很多景点在开发时少不了泥彩塑这样的工艺品。我们杨氏泥塑每年彩塑造像工程都要承担一百多尊塑像。杨贤龙说,与过去相比,现在我们的彩塑造像,表情看起来更亲和,你能从中感受到更多人性。 

  不过,无论风格再怎么变,杨贤龙始终认为,传统手艺那种味道不能变,尤其是传统文化层面的东西。比如塑观音,就得是半眯眼,显得慈祥宁静;塑关公,必须是枣红脸,象征忠义、耿直;塑曹操,也都是白脸,代表人物个性奸诈狡猾。按照现在的历史观,曹操并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面人物。杨贤龙说,这也许并不是特别客观,但反映了老百姓最朴素的价值观。 

作品《志在高远》

感激老一辈人的苦心

  说到这,杨贤龙想起先辈留下来的一套图谱,里面有很多民间塑像的形象,现在是他们创作中重要的素材和参考。  

  日前,宁夏民间文艺家协会在编纂《中国民间工艺集成·宁夏卷》,其间,采集了一些上世纪80年代前的老物件,杨贤龙家里也把这套图谱拿出来展示了一下。我们家族保留下来泥彩塑相关的老物件差不多有上百套(件),其中我最喜欢这套图谱,可以说是传家宝了。杨贤龙说,在他的老家隆德,人们崇尚文化,也注重文脉延续。杨氏泥塑前几代传人苦心保留下不少传统泥彩塑的资料,为今天杨氏泥塑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先辈有这么长远的眼光,是我们的幸运,我们这一代人不仅要继承技艺,还要继承这种文化自觉。杨贤龙说。 

作品《关公》

将几代人的心血记录下来

  2010年,杨贤龙被评为第二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此后,他开始收集家族传承技艺的资料,并做了大量记录,2014 年至今,他发表了《杨氏泥塑的艺术特色与文化传承》《关于泥质文物修复的思考》《杨氏彩塑塑诀画诀探究》《黄河文化与传统艺术探究》《杨栖鹤的艺术特征与彩塑传承》等多篇论文。  

  除了论文,由杨贤龙所著的《宁夏杨氏彩塑》于2018年出版。关于出书这件事,其实很早就有这个想法了。我们家人都很支持,特别是我爷爷,他很早就嘱咐我,要把家族的泥彩塑技艺和传承的过程记录下来。2017年,我爷爷去世了,这事更得抓紧,这既是爷爷的遗愿,也是我应该做的。杨贤龙说,这本书里记录了杨氏泥塑的工艺,收集了泥塑匠人一代代传下来的口诀要领,还有三代人的口述,甚至在结尾还梳理了杨氏泥塑传承大事记,内容非常丰富。  

  我们泥塑匠人每年开春后就要去工地,那时大地解冻,泥刚化开,随着气温升高越来越软,塑性很好,到了秋天又变硬了,那时候就没法做了。我们传承传统工艺也是一样,当下该做的事一定要做,不要等流失后再惋惜。 

    (编辑:王嘉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