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飚:三十三年,专注做好一件事

来源:

《宁夏文艺家》

   

刊发时间:

2021-10-30

   

作者:

王敏 李振文

  在银川文化城新华书店南侧,就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自治区级非遗项目贺兰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石飚的“兰山砚府”,这里收藏、展示着300余件贺兰砚与贺兰石文创作品。这些贺兰石,从大山里来,带着大自然质朴的灵性和漫长岁月的沉淀,因着手艺人的心血倾注,变成了一件件值得品鉴的艺术品,讲述着被创作者赋予的个性与故事。 

工作台前的石飚

一个人一盏灯一方石一把刀

  采访石飚这天,他正一个人安静地坐在工作台前,雕刻他的一件新作品。作品已完成过半,硕大的贺兰石上,刻画着五十多位红军人物,每个人都细微到人的面部表情和衣服上的褶皱,每一笔都有着不同的变化。 

  “这是为庆祝今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创作的红色主题作品——贺兰石雕刻《六盘山上高峰》,120厘米长,40厘米宽,其中最难的,就是人物脸部的刻画,有时一张面孔,就得一天的时间”。介绍时,石飚一边说,一边看着画面,情不自禁中又拿起刀雕了起来。刀与石的碰触中,一盏灯、一方石、一个人、一把刀,成了那一刻最生动的画面,而这也是石飚三十多年来最常有的状态。 

  只见他熟练地用一把圆口的刻刀,倾斜着一定的角度,一下下力度均匀地刻画在石面上,圆润的弧线随即一丝一毫地呈现出来。他说,不同的刃口,雕刻出来的效果不同。十几把常用的刻刀,有的刃宽,是为了大面积的凿刻;有的刃薄,可以做细节的雕琢。 

石飚作品《池趣》

小小砚台,藏天地万物

  因父亲是做地质工作的,石飚从小是在石头堆儿里玩大的。1988年,他毕业后到了贺兰山玉雕厂,跟随闫氏贺兰砚传人闫子洋学习贺兰砚雕刻,从此与贺兰石真正结缘。从那时起直到今天,石飚一直专注于贺兰石雕刻这一件事。 

  “我们那时还要去贺兰山背石料。”石飚笑着说,“慢慢地体力也练下了,每趟能背八十斤石料下山。” 

  在石飚“兰山砚府”里的300多件贺兰石作品中,砚台数量居多,所表现的内容也极为丰富。他介绍说,砚雕通常分仿形砚、随形砚、盖砚、素砚和玩砚五种,“可谓一枚小小砚台,藏天地万物”。 

  仿形砚砚形摹拟某种物体,如各种瓜形砚、动物砚、云形砚等;随形砚砚形呈不规则状,一般上窄而圆,下宽而方,上端空处多雕成龙虎、卧牛、丹凤、松鹤等;盖砚砚形有圆、方、椭圆、扇形,亮点多在砚盖之上,图饰以浮雕为主,内容多出自人们所熟悉的典故;而素砚不加纹饰,带着天然的情趣;玩砚则小巧玲珑,也称袖珍砚或“秀才砚”。 

层层俏色,巧夺天工

  采访中,石飚拿出几方自己珍藏的老砚台,每一方都有自己的特点:一方上世纪40年代初的金瓜砚,巧妙利用豆绿色的“石眼”雕出一枚金瓜,寓意美好;《息牛望月》是件清中期的作品,为传统砚刻题材,拙朴而实用;而雕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荷形砚,整个砚身形为一张荷叶,砚台正面荷叶翻卷,围出砚池。“这方砚是我师傅辈的手艺人雕刻的,我一直珍藏着”。 

  而在石飚创作的众多砚雕代表作中,《百鸟朝凤》是贺兰砚中的精品,令人称叹。雕刻顺着石头本身的纹路走向,经过绝妙的设计层层雕琢,一幅前前后后共九层俏色的百鸟图,跃然石上。细细观来,鸟儿们身形神态生动、羽翼颜色渐变,有的梳理着羽毛,有的在空中嬉戏……好不热闹。最妙的是,贺兰石的青绿两种颜色,在这一方砚中被应用得恰到好处,层层俏色,巧夺天工。 

  还有一件作品,虽然创作至今已时隔20余年,但每每提起,还是让石飚感慨。“1999年澳门回归,当时全国各省区都向澳门赠送贺礼,宁夏的贺礼就是我做的”。石飚所说的,正是《九羊启泰·凤归图》,九凤九羊,含喻九九归一、九九年澳门回归之意。“300斤重的石料,花了7天靠人工从山上搬运下来。因为石头越大越难把握纹理,所以前前后后做了大半年才完成”。 

石飚创作的贺兰山岩画题材的贺兰石雕刻

雕刻难,相石更难

  “没有不好的石头,只有不好的雕师。”这是石飚从事石雕创作三十多年来沉淀下的体悟。 

  石飚说,就拿《百鸟朝凤》来说,雕刻难,但“相石”更难。所谓相石,就是要先细细观察石料的形状、色彩和纹理,利用石头本身的特点,设计最契合的作品。另外,最考验雕师功底的是,即使出了设计图,但在雕刻过程中,总是会有“意外”。“有时候一层层刻下去,石头内部的颜色、材质未必与最初判断一致,所以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机动调整。这也是贺兰石雕刻的乐趣所在,惊喜只有在坚持创作中,才能获得。” 

  正是凭借着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和高超的技艺,201211月,石飚荣获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在全国砚雕领域名声鹊起。《池趣》《祈福》《远古》三方砚雕是当时申报的作品。如今,它们也在“砚府”内展示着,见证着石飚这一路走来所付出的努力。三十余年,专注做一件事。如今石飚在坚持学习、创作的同时,最看重的就是这一技艺的传承。传的是技法,更是对山石、对自然和文化的敬畏与珍视之心。 

(编辑:王嘉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