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宁夏文艺家》
刊发时间:
2020-10-09
作者:
李尚
名家档案:王志洪,1940年生于北京,宁夏话剧团原团长,著名编剧、国家一级演员。2007年4月18日,已经退休的王志洪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称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创作演出的话剧《梅家小院》在荣获全国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之后,又在第七届中国戏剧节获得8项大奖。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举行表彰大会,为自治区话剧团记集体一等功、话剧团团长王志洪记个人二等功、王敏等24名同志记个人三等功。
引子
我是1964年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宁夏话剧团。退休后还在这里,继续剧本创作工作。56年里,我看着宁夏话剧团从一票难求,到低谷时期没戏可演,再到送戏下乡,演老百姓的故事……36年,80万多公里,全国27个省(区),宁夏话剧团“文化大篷车”这条路,是一条不寻常的路,收获了不少荣誉,但我觉得最成功的,就是把话剧演到老百姓心里。
为“80年代”没落的宁夏话剧打开新局面
1958年,由空政话剧团、全总文工团部分话剧演员组成的宁夏话剧团的雏形成立,当时,空政话剧团、全总文工团都是屈指可数的大团,有这两个大团体的支持,宁夏话剧团在创立之初就是一个很高的平台,在全国都有名气。
早年剧照
我是1964年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当时就奔着宁夏话剧团来的。“文革”后期,我们恢复了演出,那真是热闹。我第一次当主角演的是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这个戏天天有人排队,有的看完了还来看,演出结束后,在大街上就有人认出我来。但好日子不长,上世纪80年代那阵,电视机普及后,话剧、戏曲等都没人看了。1983年,宁夏话剧团全年才演出了8场戏。1984年,我们排了一个戏,一千多人的剧场,只有两名观众,其中一名是宣传部文艺处长,另一名是艺术处干部。当时的情景真是惨到家了,演一场,赔一场。当时团里人思想混乱,有人说宁夏话剧团要完了。
为了摆脱危机,从1984年开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内部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党支部和团部的领导下,实行剧组经营承包责任制和全员招聘制。剧本选定以后,团里采取委托或招聘等方式,确定承包人,下达承包经营责任书,签订合同后与承包人共同商议招聘剧组的演职人员。同时,承包人再与每个演职员签订合同,把每个人的责任、权力、利益联系起来。并且打破铁饭碗,对于演出收人中的结余部分,不平均发放,而是以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依据,实行多劳多得。这样才调动演职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剧团的凝聚力。这两项改革,再配合我们开拓的新市场,为宁夏话剧团打开了新局面。
普及话剧,大篷车精神把剧送到百姓心里
通过改革,让演员爱演戏,接下来就得解决没观众的问题,得开拓市场。城里没人看话剧,我们就去农村和学校演出。
要说让村民接受,就不能糊弄。我记得那几年农村里都不知道什么是话剧,我们想,随便演一演就算了,可搭好台子,没人看。一问村民,说是台上开会呢,等开始了再来看。告诉他们这话剧已经开演了,村民看了一会又说没意思,话剧就是在台上说话而已。还说我们是骗子,到村里骗钱来了。后来我们就开始思考,村民喜欢看什么。
当时创作了一出《这样的庄稼汉》,这是我们第一个农村题材的话剧。先把剧本写好,拿着它找到农民,就坐在人家炕头上,一句一句地念,让村民来挑毛病。等他们认可后,我们再排戏。拍完再把村民和领导都叫来,一起审看。1984年年底,这出话剧开演了,很受欢迎,观众该哭的哭,该笑的笑,该有掌声的地方有掌声。这才算是把话剧演到村民心里去了。演出受到村民们的欢迎,大家的干劲越来越大,工作热情越来越高,我们在固原地区演出《这样的庄稼汉》时,两个小时的戏,被50多次掌声打断。
台下的王志洪
1987年,我们成立了儿童剧队,拉着平板车送戏到学校演出,那时农村学校和城里区别很大,有的地方也偏僻,就这我们也都走到了。最远的学校要来回拉车1个小时。工作辛苦,但也值得了,既活跃了儿童的文化生活,又做了话剧的普及工作,培养了观众。
当时为了演出,为了把戏送到群众面前,我们找来一辆旧“解放”,改成了大篷车,布景、服装、道具,再加上二十几个人,把里面塞得满满的。车里最好的位置是司机边上,除了离退休的老党员,谁也不好意思坐在司机旁上,那时出现了许多争着吃苦的感人场面。
给群众演话剧的时候,演出时间都由观众说了算,在什么地点演,也是观众说了算,田间地头、土台子、学校操场,观众怎么方便怎么来。因为都是露天演出,为了让观众可以舒舒服服看好戏,盛夏时节,剧团就得暴露在烈日下,将阴凉处让给观众;寒冬腊月,舞台搭在风口处,把观众席设在向阳背风处……30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尽心尽力,服务好了,观众就认为你是他们的贴心人,这就是我们的“大篷车”精神。
脱离人物,脱离生活,就没有戏
《这样的庄稼汉》是宁夏话剧团创作的第一部农村题材的话剧,也奠定了我们的创作基调。
这台话剧是和剧作家刘文惠一起创作的。里面的主人公丁光成是一名懒汉,祖祖辈辈都是贫农,三十多岁,连媳妇都找不到,每天心安理得地吃救济。宁可“瞪着蛤蟆跳蹦子”,蹲在地里数苗,也不把力气花在地里。政府给他一条救济毯,脏了让他洗一洗,他拿草绳子拴在渠里,让水自己冲去。救济款晚下来几天,他竟穿着破衣烂衫跑到县里要去……这就是当时农村的一个典型人物形象,村民看到这样的人物,一下子就想起了身边的人,自然能找到共鸣。
现实主义的创作,就是用对人物性格的生动描绘,来体现对生活的思考。树立起一个鲜活的人物,是一台好戏的开始。这台剧写的是以前农村包产到户、人物致富的故事,也是农民自己的故事,所以他们看得真,看得切。实际上,人物特征来源于生活,变化也是在生活中打磨出来的,要把人物塑造好,就需要展现他的生活。
王志洪在剧场指导表演
但是,话剧毕竟是属于舞台艺术,而且演出时间就那么长,不可能把生活的鸡零狗碎都放进去,得有主题,有表达。比方说《梅家小院》,也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讲的是一个叫梅久香的国税局女干部,在丈夫下岗,自己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为了六盘山区穷苦孩子能正常上学,腾出自家小院的5间房,让想上学而又没有钱租房住的山里娃住进来。她给他们烧水、做饭,后来,梅久香还帮助丈夫苏万年的“仇人”的女儿考上大学。为此与丈夫、女儿发生了激烈冲突,丈夫女儿双双出走。但最终,梅久香还是以她的优秀品格,感动了她的丈夫和女儿,也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这台剧在一年时间里,演出的省份有20多个,行程近4万公里,47场,基本上演遍了大半个中国,奖也获了不少。
但在实际生活中,这件事的结局并不是剧中演的那样,生活毕竟是复杂的,不圆满的结局也可能是很多原因导致的。可一味按照生活去写,就散了,得把最感动人的抓住,在舞台上放大,这就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引领效应,是文艺工作者的坚守
这几十年里,我写了20多台剧,最近这一台《小康,你好》是去年写完的,讲的是盐池县的一个村搞金融扶贫的故事,稿子也是反复改了好多遍,今年才开始排。这几天基本排差不多了,过审后应该很快就能正式演出了。整个创作过程还是老规矩,就是得让老百姓认可。至于得这个奖,那个奖,都是后话。剧好了,不愁奖。
其实,和获得的这些荣誉相比,能看到我们的话剧给农村带来的积极变化,是我最高兴的事。记得以前在固原地区演《这样的庄稼汉》,当时观众里有两位固原市的领导,他们两人之前在北京开会时看了两场口碑很好的话剧。看完回来,又看了我们演的《这样的庄稼汉》。演出结束,他们上台,给我们鞠了一个90度的躬,说真没想到在这里也能看到这样高质量的话剧,感谢我们为农村创作了一台好剧。后来还邀请我们,无论如何要把这里的县城、乡镇都演到。这实际上就是看中这台剧的社会引领效应,告诉农村的百姓,你不能等靠要,得发挥自己的积极性。
这台剧的创作和演出,让我们找到了方向和价值。之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一部分村民先富裕起来,带动不同民族人民共同致富成为农村发展新的主题,于是,这一阶段宁夏话剧团又推出了《连心村的故事》。还有2003年创作的《农机站长》,那时候村民有点钱了,驴车都换成农用三轮,但人们没安全意识,也不入户也不考证就上路,还超员载客。宁夏话剧团就排了这场话剧,在全区巡演,当年农用三轮车交通事故明显下降。后来农村扶贫,还是扶不起来,主要是地不行,地下水位低。我们就排了《铁杆庄稼》,鼓励村民外出打工。农民进城打工,容易遭受歧视,还有各种不公平待遇,紧接着我们又创作了《工会主席》,反映保护农民工权益的事。后来人们生活好了,但就怕生病,我们又有了反映农村医疗卫生状况的《乡村医生》。再后来,还有讲述农村生态移民,脱贫致富故事的《闽宁镇移民之歌》《陈九金脱贫记》等。
(编辑:王嘉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