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刊发时间:
2021-02-01
作者:
闫宏伟
2020年11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公告,正式批复同意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宁夏全区9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标志着宁夏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告别绝对贫困,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这个消息一经发布,马上刷爆了宁夏西海固地区人们的朋友圈,有人称这是“这个冬天里最温暖最温馨最幸福的礼物”。
仅仅两个月后,作为“理想照耀中国——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展播”剧目,以东西协作对口扶贫“闽宁模式”为主题的23集电视连续剧《山海情》,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浙江卫视、东南卫视、宁夏卫视黄金时段首播,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视频网站同步上线,受到广大观众热烈追捧。
“闽宁村”是中国脱贫的伟大创新
《山海情》记录了宁夏西海固人民在国家移民政策的引导下,搬迁到贺兰山下的河套平原待开发荒漠地,在福建的干部专家和各行各业的真挚帮扶中,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将一片干沙滩建设成为金沙滩,昔日“风吹石头跑”的闽宁村蝶变为富庶的闽宁镇,成为东西部合作的一个奇迹,“闽宁模式”也成为脱贫攻坚工作中获得巨大成功的中国方案。
1997年4月,作为福建省委副书记、同时也是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的习近平第一次来到宁夏,带着福建人民的深情厚谊,深入贫困地区考察,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做出顶层设计,亲自为“闽宁村”命名。对于闽宁村和宁夏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有着一份特殊的牵挂,他后来多次来宁夏考察调研扶贫工作。
一批批生活在西海固山区的农民,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到闽宁村。在这片土地上,积极投入生产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用汗水和泪水建设着新家园。借助东部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当地逐渐培育出酿酒葡萄和红树莓产业,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和设施温棚,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20多年来,闽宁两地人民携手绘就一幅奔向全面小康的时代蓝图,也成为中国贫困地区通过对口协作实现共同发展的成功范例。2019年闽宁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970元,贫困发生率降为0.197%。今天的闽宁镇时时迸发着与时俱进的新气象,处处展现着脱贫富民的新面貌,以决战决胜之势打赢了精准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闽宁模式”是中国脱贫的成功实践
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从北京直飞固原,在西吉县将台堡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篮并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发出“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的伟大号召,并深入西海固的山村考察调研脱贫攻坚。
7月19日在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习近平总书记实地察看了闽宁合作开展移民搬迁安置和脱贫产业发展情况,深情回忆了20年前在福建工作时直接推动闽宁合作的情景。习近平说,1997年我来到这里,被当地的贫困状态震撼了,下决心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福建和宁夏开展对口帮扶。那时,重点实施了“移民吊庄”工程,让生活在“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那些地方的群众搬迁到适宜生产生活的地方,建起了闽宁村。20年来,闽宁村发展成了闽宁镇,你们的收入也从当年的人均500元增加到现在的1万多元,将近20倍。看到你们开始过上好日子,脸上洋溢着幸福,我感到很欣慰。闽宁镇探索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我们要把这个宝贵经验向全国推广。祝愿乡亲们生活越来越好,宁夏脱贫奔小康的目标早日实现。
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指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必须认清形势、聚焦精准、深化帮扶、确保实效,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推进精准脱贫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开拓进取齐攻坚,山海携手奔小康。20多年来,福建累计援助宁夏财政资金逾26亿元,先后选派11批185名干部到宁夏贫困地区挂职帮扶,2000余名支教支医支农工作队员、专家院士、西部计划志愿者等接力攀登,在产业对接、经济援助、社会事业等领域贡献力量。闽宁两省区20多个省级部门、80多个县级部门互学互助,101对乡镇、110对村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形成“携手奔小康”的强大动力;积极争取结对帮扶项目,建设160个闽宁示范村,新(扩)建学校236所,资助贫困学生9万多名,援建妇幼保健院、医护培训中心等卫生项目323个,帮助宁夏培训教师近万名……
中央宣传部2020年7月3日以云发布的方式,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了“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24年的接续奋斗下,“闽宁”二字,在宁夏大地镌刻下一个个印记,两省区同心战贫的成果已俯拾即是。
《山海情》是中国脱贫的真实写照
主旋律、现实题材、扶贫主题、西部故事,这些加在一起,大多时候一些剧作者和影视人是望而却步的。《山海情》在很短的时间里如横空出世,其深刻的时代内涵、催人泪下的故事、富有西部花儿特色的旋律、强大的演员阵容、精益求精的精良制作、油画风格的片首和片尾,让屏幕前的观众都惊呼好看、过瘾。
正午阳光出品,侯鸿亮、高满堂、孔笙组成的金牌制作团队再度聚首,高满堂任剧本策划,王三毛、未夕、小倔、磊子、邱玉洁、列那编剧,孔笙、孙墨龙执导,侯鸿亮任制片人,黄轩领衔主演,张嘉益、闫妮、黄觉、姚晨、陶红、王凯特别出演,热依扎、黄尧、白宇帆、尤勇智、胡明、姜冠南、王莎莎主演,郭京飞、祖峰、白宇、郎月婷友情出演。如此庞大而实力非凡的制作班子,让这部连续剧备受业内外关注。
《山海情》仅仅才播出几集,剧中人物的塑造、语言的精准把握、情节的合理展开、演员的精彩演绎,收到了普遍的好评。刚刚从农校毕业的年轻村干部马得福,外柔内刚的西北女孩李水花、麦苗、秀儿,福建扶贫干部陈县长、凌教授,村主任马喊水、村民大友叔、年轻创业者马得宝,都栩栩如生的展现在观众面前,也深深印刻在大家脑海里。
黄坤明部长在重点文艺创作推进会议上讲道,我们要把宏大叙事和家长里短结合起来,既要聚焦农村脱贫攻坚,又要关注城市建设发展,既可以描写一个地方的沧桑巨变,又可以描写一个家庭的命运起伏,多侧面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生动展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组织创作者深入城乡基层,写基层干部要写得真,演老百姓要演得像,增强生活质感,突出地域特色,让人们可知可感可信。他还讲道,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既是国家的历史、民族的历史,也是每个人的家庭史、生活史。中华民族的“大梦想”和普通群众的“小日子”,通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山海情》既为我们铺展开一幅扶贫工程的宏伟蓝图,也为全国观众做了一次宁夏的宣传,在剧中巧妙镶嵌的诸多宁夏元素,手抓羊肉、枸杞、葡萄,还有西海固人民对水的那种渴望、珍惜,以及闽宁镇所有人身上的那股“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都让广大的观众对宁夏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在剧中也看到了福建各界对宁夏脱贫攻坚的倾力付出和持续支持,闽宁合作中优秀的福建儿女“爱拼才会赢”的创业精神,深深感动和引领着闽宁镇的每一位父老乡亲,也将闽宁镇的各项建设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期待围绕《山海情》开展的剧评工作,成为闽宁两省区文艺工作者的一次成功合作,并不断拓展到文艺工作的各个方面,努力推进两省区文艺有新的繁荣和发展。
作者简介:闫宏伟,宁夏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电影文学学会理事。
(编辑:王嘉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