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宁夏文艺家》
刊发时间:
2021-12-30
作者:
王敏
链接:
据考证,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的民俗活动中就有舞龙项目。随着时代的发展,龙的制造工艺越来越高超,种类也越来越多。千百年来,时代不断变化,舞龙祈福的习俗却长盛不衰。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具,随鼓乐伴奏,通过人体运动和姿势的变化完成龙的游戏,穿、腾、跃、翻、滚、戏、缠、组图造型等动作和套路,充分展示龙的精、气、神、韵等内容。
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舞龙)初评
80岁的鲁文山是宁夏吴忠市高闸镇马家湖村人,2021年7月21日,他带着家乡的舞龙队赴江西石城,参加“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初评活动,与来自上海、江西、河北等地的舞龙队同台表演。他说,这是第一次把宁夏的舞龙搬上全国舞台,所以,大家舞得特别骄傲,特别带劲。
和全国舞龙表演同台竞技
吴忠市高闸镇马家湖村,自古就有逢年过节“舞龙舞狮耍社火”的习俗,其中舞龙有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意,最受人们喜爱。80岁的鲁文山是这支队伍的“领头羊”,跳了一辈子社火,舞了二十几年的龙,他没想到自己还能带着村里的30名队员,千里迢迢到江西石城参加“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舞龙)”初评活动。
这支队伍,是本次西北五省区唯一的参演队伍,而且是平均年龄最大的一支。
起初,看着队员们在舞台上表演,鲁文山觉得有点不适应,“这本是在老百姓家门口演的,观众就在围在一旁,欢呼鼓掌,热闹得很。舞台上没有家门口那么热闹,但舞起来看着很美”!鲁文山说,通过这次外出表演,他看明白了一点,舞龙在全国各地各有特色,有的龙可上天入地,有的龙能翻江倒海,有的龙会喷火,也有高雅的青龙在月下盘旋……各种舞法让人眼花缭乱,“真是开了眼”!
不过,鲁文山还是觉得自家的龙舞得最带劲,“咱宁夏的舞龙,要敲大鼓、打铜锣,再配上钹和铙,气氛一下子就起来了。虽然咱们不像南方舞龙有那么多高空动作,但咱们的地面技巧也好看得很。每次我们前面走着,村里男女老少就跟着队伍走,那些个小娃娃最喜欢,跳着要摸龙头呢”。
舞出劲头,舞出气势
今年80岁的鲁文山,6岁起就跟着家里人参加社火表演,他说,“我爷爷的爷爷就是耍社火的,传到我这儿,最开始是舞狮,到了新世纪初,开始舞龙。”
“村上的两盘龙,是当时从兰州买回来的,龙到了,村里却没人会耍,都得从头学起。为了学舞龙,村里专门从青铜峡请来了老艺人,带着社火队的队员们练习。”鲁文山说,因为有舞狮的基础,大家学得都很快,后来挑选了四个人舞龙头,其中就有他。“别看我当时已经不是个小伙子了,舞起来也不差。”
这次去江西演出,鲁文山负责给大家打鼓,这可是个重要的工作,舞龙如果鼓点踩得好,气势就能出来。比如鼓点快,龙就舞得翻江倒海;鼓点缓,龙就舞得行云流水。“舞一条龙,需要九人,龙头、龙身、龙尾,都要照顾到。”鲁文山说,舞龙最重要的就是动作整齐划一,七上八下可不行。所有队员心要齐,动作才能齐。
但一个“齐”字谈何容易。“一般为了让龙更加坚固,龙头的框架用的是钢筋,嵌入在里面的部分材料用的几乎都是钢板,所以一个龙头要20斤重。这还算轻的,有的50多斤。”鲁文山说,龙头本身就很重,舞起来的时候还有空气阻力,需要相当的体力和技巧。然而,就是这样一条20米长的龙,在鲁文山和队员们的手中,上下舞动,翻江倒海,带着西北人的精气神,舞得十分带劲。
寄托着人们美好向往
如今条件好了,舞龙舞狮的道具、服装,都做得更精致了,这让鲁文山很是感慨。他记得爷爷那一辈舞狮的时候,村里人日子过得很辛苦,人们都是把山羊皮袄翻过来当狮身,狮头则是用柳条编的。演员们裹着又重又厚的山羊毛舞狮,一场演下来,整个人都热得虚脱了。
可就是这样,鲁文山还是喜欢跟着爷爷学,跟着社火队演出。“那时候只要演出,就有让我们稀罕的糖块吃,我就是为了吃这口糖。”说到这,鲁文山哈哈大笑起来。现在,在他的带领下,一大家子人,从儿子、儿媳,到孙子、孙媳妇……都会舞龙舞狮耍社火。“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可不能丢了。”
鲁文山带领的舞龙队里,除了他自己,年纪最大的已近60岁,小的只有15岁。在他看来,舞龙舞的不只是喜乐,不只是传承了传统文化,也是在表达人们对眼前好日子的感恩,更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正是舞龙这门艺术的魅力所在。
采访时,鲁文山演示了一些舞龙的动作:二龙戏珠、龙摆尾、双龙出洞……他比画着一招一式,目光神采奕奕。
(编辑:王嘉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