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剽牛立碑》《御窑重器》研讨会在宁夏举行

来源:

宁夏文艺网

   

刊发时间:

2023-06-06

   

作者:

宁夏作家协会

  62日,由宁夏文联、宁夏作家协会主办,宁夏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的吴仕民先生长篇小说《剽牛立碑》《御窑重器》研讨会在银川新华书店举行。 

长篇小说《剽牛立碑》《御窑重器》研讨会

  吴仕民,出生于1951年,江西余干人,长期从事民族工作,是知名的民族学家,著有多部学术专著。出版《铁网铜钩》《旧林故渊》《佛印禅师》《御窑重器》《剽牛立碑》等5部长篇小说,深受读者喜爱,其作品表现出“史传雄心”,志在为中华民族文化史和交融史提供佐证与记录,引起学界的关注。长篇小说《剽牛立碑》由民族出版社出版,深度挖掘和生动呈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历史《御窑重器》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绘制了一幅中国瓷业画卷,展示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精神。 

  “长篇小说《御窑重器》广泛涉及戏剧、绘画、书法、音乐等领域,提供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使作品充实厚重,同时通过对传统意象的拾取或新意象的创构,以象征、暗示等方式传递独特的认知和体验,使作品呈现出深邃隽永的美学特征。”北方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周青叶说。宁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富宝则认为,《御窑重器》以“御窑”与“重器”为关节点,高瞻远瞩,层层推进,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把“御窑”与“民窑”并举汇通,把民俗、世情与家国为一炉,把宏观历史叙事与微观瓷都经验包括个体记忆合为一体,从而实现了对“中国故事”与“中华文化”的个性化书写与传奇性呈现。 

研讨会现场

  “历史是‘人化的生命经验的对应物’,没有个体生命体验的折射,就难以发现历史的奥妙。个体的生命与民族的存亡是交织在一起的。长篇小说《剽牛立碑》不仅是一个小说文本,还有更大的文化价值。”讨论会上,青年评论家、民族艺林编辑部主任李亮说,宁夏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琳琳在研讨中指出,“《剽牛立碑》‘文’与‘道’的传递,塑造用生命镌刻的文化符号,最终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学诠释。”“《御窑重器》既是一个具有‘中国格调’的中国故事,也是一次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创作实践,在题材挖掘、主题提炼、文化内涵方面对我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方面具有借鉴意义。”北方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钱文霞说。 

  在分享交流环节,作家苏炳鹏和吴仕民先生交流探讨了如何看待小说文体、如何看待历史与小说的关系,FM104.7宁夏音乐广播的主持人林虎代表直播听众向吴先生提问,历史小说如何实现文学真实和历史真实?吴仕民先生认为小说是一种文学表达与社会、历史、人生紧密相关的艺术,小说创作是不囿于某一种形式的,是作者对社会的一种思考,并通过小说的形式呈现出来。历史小说要很好地处理历史与小说的关系,其实就是作者对历史的思考,用文学来表现。首先要多读书,合理利用史料,同时要有文化的味道,要有读者意识,要塑造好人物,有好的故事。 

  自治区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雷忠指出:“希望宁夏的作家们向吴仕民先生的人文情怀、责任担当、勤勉精神学习,亲近乡土,为新时代宁夏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编辑:王嘉俐)